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荣登全球第一。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对此卓越成就表示热烈恭贺,并将持续发挥作为创新科研前沿力量的领导角色,推动香港及大湾区创科生态蓬勃发展。
港城大一直积极配合特区政府推动研究与创新科技发展政策,并通过旗舰创新创业计划“HK Tech 300”,推动将创新思维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港城大一直积极配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动研究与创新科技发展政策,并通过旗舰创新创业计划“HK Tech 300”,推动将创新思维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协助有志创业的港城大学生、校友、研究人员以及其他人士成立初创公司,助力他们开展创业之路。
计划自2021年推出至今,已培育超过1000 家初创企业,其中超过200家获批最高达100万港元的天使基金投资。计划带动的资金效应显著,吸引了近五倍的外部投资。计划不但提供资金和科研专利等资源,同时通过超过250名来自不同工商产业的创业导师,以及超过100家作为合作伙伴的公私营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商业配对、共同投资机会等全方位支持。
今年5月,港城大在校园举办大型创新创业博览“HK Tech 300 Expo”,汇聚近300间来自生物和健康科技、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环境、社会和管治(ESG)、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初创企业。活动期间举行超过60场创业投资路演,展示港城大成功将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及创新创业意念,转化落地、推出巿场,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博览会获香港特区政府、内地12个伙伴城市的政府及合作机构代表亲临支持,彰显港城大在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方面的领导角色与广泛联系。
通过“HK Tech 300”计划,港城大与北京、上海、成都及杭州等内地12个城市联手推出“全国创新创业千万大赛”,为初创公司提供跨境孵化、科技赋能、投资机会等支持,并结合香港和内地的优势和资源,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港城大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延伸至内地。今年港城大迈出重要一步,与“一带一路”的八个国家的十多所顶级高校联合推出“国际创新创业千万大赛”,以此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并构建香港与国际之间更为紧密且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基于“HK Tech 300”的成功基础,港城大去年成立创新学院,提供全面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强调“实战导向”,特约教授及学院顾问包括企业CEO、行业领袖或政府部门主管等,他们通过分享实战经验,协助学生建立业界视野,并通过导师网络接触潜在投资者及客户,打破校园与市场的界线。学院亦借助“HK Tech 300”的网络,与业界建立联系,并提供申请初创资金的渠道,以及应用港城大知识产权等机会,为学生开拓创业新机遇。
港城大高级副校长 (创新及企业)杨梦甦教授表示:“港城大衷心祝贺香港近年在创科发展所获得的国际成就,彰显香港在研究、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重要地位。港城大将继续配合国家政策,与香港特区政府携手,促进产学研合作以完善本地创科生态圈,以及培育年轻企业家及孵化科技初创企业,为国家的创新科研发展贡献力量。”
港城大连续两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的“产业”指标获满分,位列全球第一,致力在香港、内地及国际上建设创新创业生态圈。随着港城大(东莞)的成立,港城大积极发展与内地企业及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助力大湾区创新生态建设。未来,港城大将进一步加强在大湾区的创业资源,深化与深圳、广州的科技园区合作,协助初创企业更有效地对接资本、市场及产业链。
据悉,《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以3项核心指标为参考,包括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风险资本交易量,以衡量全球各地不同城市群科技和创新能力。
港城大将持续以创新为驱动、人才为核心,联动香港与内地资源,打造跨地域、跨学科的创科生态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学研融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创新高地,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于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是世界级教学与研究的创新枢纽,设有生物医学院、商学院、计算学院、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理学院、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创意媒体学院、能源及环境学院、法律学院和周亦卿研究生院共11个学院,以及下设的29个学系。港城大位列全球大学第62名、亚洲大学第10名、全球最国际化大学第1名; 并再度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所公布全球顶尖100所获颁最多美国专利的大学,是连续九年全港排名第一。
港城大位于香港的中心地带,以创新精神专注于研究及专业教育两大领域,致力为全球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推动有益社会的转变。
有关港城大的更多信息,请浏览:www.cityu.edu.hk